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ag九游会官网
字号:
2023年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的精准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行政,为法治政府建设贡献自然资源力量。现将我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法治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强化理论武装。一是建立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常态化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定期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依法行政专题会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等。二是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大讲堂学习教育,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信访工作条例等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并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宣传工作。三是组织系统内干部职工开展法治建设普法专题培训,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全国行政复议线上培训会,推进机关干部职工学法常态化,加强自然资源执法队伍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切实加强全市自然资源系统人员思想政治建设。四是结合“四下基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调研报告11篇,落实成果转化清单,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优化。一是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制定2023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3项,其中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监督检查抽查10家企业,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抽查9家企业,矿山生态修复监督检查抽查29家企业。与市经信局联合对多家矿山企业进行行政检查,主要检查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公示信息,目前抽查任务已完成,抽查结果均合格。大大提高了市自然资源领域行业管理秩序的规范化,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倾力打造不动产“绿色登记”新模式。推出“证找人”在线修改证书领取方式、“水电气”联动过户一站全覆盖、设立“掌上办、自助办”自助体验区,为办事群众提供“导办 帮办”一站式服务,自2022年底体验区建立以来,共导办帮办登记业务1506宗、服务4500余人次。三是深化不动产单元码关联应用。构建“一码管地”体系,创新“跨省通办”320件,着力打造不动产登记“云窗口”服务试点,相关案例成功入选全国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典型经验案例。今年以来,市登记财产指标在省营商环境考评中始终位居前列,其中一季度位列全省第二,二、三季度均位列全省第一。
(三)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提升政策决策水平。一是制定《六安市自然资源法治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将单位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及时、准确调整部门权责、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权责事项由178项精简至172项,简政放权力度持续加大。二是印发《关于开展“自然资源和规划大讲堂”活动的通知》,定期开展业务骨干上台讲,结合自然资源各领域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围绕土地、矿产、规划等开展实物培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业务水平和能力。定期编制自然资源政策汇编,采取上门推送、公文管理系统传送、机要交换等方式,向全市四大班子成员、各市直部门、各县区推送赠阅。三是把牢政策措施审查关。严格按照局印发的《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第二次修订)》文件要求,局法制机构对拟提交局长办公会和局党组会研究的相关事项和规范性文件提前介入,及时开展合法性审查。2023年度,法制机构共审查50件上会议题,8份规范性文件,4份合同文件,提出审核意见及建议70多条。
(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增强治理能力。一是组织开展全市自然资源系统案卷评查工作。对随机抽查的14宗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进行集中交叉互评。评选优秀案卷和问题案卷,对发现的问题逐项登记并进行反馈。通过执法案卷评查,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达到了有效提高行政执法案卷的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目的。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2023年度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通用法律知识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及考试工作,通过率达90%。三是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扎实开展动态巡查,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加强对县区执法大队案件查处的监督指导。全年市级开展动态巡查、专项监督检查11次,覆盖7县区20个乡镇,并对存在问题行了通报;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内开展行政处罚质量提升活动、卫片执法等调研活动,对行政处罚质量提升活动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形成调研情况报告。加强行政职能部门及执法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政府机关单位、乡镇政府依法用地管地能力水平和职业素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查明全市34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累计巡查隐患点2440次,入汛以来转移群众665户1918人,已连续18年未发生人员伤亡。
(五)坚持问题导向,稳步推进全市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一是规划引领切实加强。开展各类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印发《六安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清单》,40个专项规划形成初步成果。常态化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原中心城区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六安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六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编制,印发《六安市村庄规划编制规程》,规划管控切实加强。二是耕地保护成效明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我市耕地面积745.87万亩,较2021年末同比增加2.36万亩,已连续2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加大补充耕地项目实施力度,年度新增耕地入库量1.38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我市占补平衡指标库耕地面积结余指标3.68万亩,全省排名第1,已连续23年实现“占补平衡”。三是节约集约持续深化。持续深化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落实,细化26项工作任务、37项颗粒化清单。推动完成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亩均效益评价,稳妥推进金寨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运用法治思维,成功破解一宗“闲置土地 司法查封 抵押权”涉法涉诉问题用地,在省改革试点工作简报典型案例上刊发。
(六)扎实做好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2023年度,我局作为被申请人办理案件共2件,受理行政应诉(一审)案件2件,均已结案。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非诉方式化解行政争议,全年召开行政案件协调会10余次,会商处置措施,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确保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
(七)健全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和“谁制作、谁公开”的原则,规范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依申请信息公开办理80余件,全部办结。畅通信访渠道,成立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解民忧清积案助基层”信访帮扶工作专班,印发《关于印发开展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落实领导接访、下访、包案及阅批群众来信制度,进一步联系群众、融入群众,从源头排查信访隐患,共办结各类信访事项932件,领导班子成员阅批群众来信41件,接访和带案下访5批次。局领导共包案9人次,共化解信访积案、解决信访难题9件。强力推进“难安置”专项治理,已累计完成项目80个、8677户、14718套、141.5万㎡,均超序时进度。按照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置要求,推动群众诉求受理的常态化和长效化、群众诉求化解精准化和及时化,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在全市“互联网 督查”平台问题线索核查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二、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思维能力有待提升。能够深刻认识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学习不够深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精髓和要义理解不够透彻等问题,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有效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依法治理和依法行政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是执法普法缺乏有效衔接。自然资源领域涉法业务多,涉及的法律法规体系庞大,法治宣传工作的基础、法治国土建设开展还不够扎实,存在普法形式单一,执法普法工作不够深入,在执法过程中不能够完全做到实时普法,“未落实行政执法与实时普法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三、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通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依法行政专题会、法治大讲堂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和法治建设新要求。健全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和完善重大法律法规学习制度。推进全市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常规化,有效提升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
(二)提升治理能力,拓展多元解纷路径。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服务专业作用。落实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实质性参与决策制度,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法律服务保障方面的作用。履行行政复议、应诉职责。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确保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办理工作,继续提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息公开等办理能力水平,切实维护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把法治学习作为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推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应对风险中的应用。
(三)完善决策机制,加强政策措施的审查和清理。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决策。对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提前介入,应审尽审,确保行政决策程序合法、内容正当。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制定年度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要点。在日常起草政策措施时,严格按照“谁起草、谁审查”的原则,对所制定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防止出现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情形。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按要求做好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确保应用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